瓷器的发展历史,瓷器发展历史框架

收藏百科 浏览

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陶瓷的历史。陶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万多年前,而彩陶则出现在八千年之前,在商周时期,原始青瓷诞生了,而东汉时期则是成熟的瓷器的出现,越窑开创了青瓷的烧制,黑瓷在两晋时期已经非常成熟,而隋代则是邢窑白瓷的成熟时期。唐代则是三彩釉的鼎盛时期,同时,鲁山的花釉钧瓷也在同一时期诞生,釉下彩的瓷器也在此时出现,当时的瓷器呈现出南青北白的局面。

瓷器的发展历史

五大名窑相继发展,形成了汝官哥钧定,而龙泉窑则取代了越窑成为南方青瓷的代表。磁州窑的白底黑花、建盏的黑釉免毫点茶神器都是元代时期的杰作。在元代,景德镇创烧了卵白釉、高温蓝釉和釉里红,使青花瓷达到了巅峰。在明代,洪武设立了御窑场,永乐创烧了甜白釉,宣德创烧了鸡红釉,成化创烧了串烧斗彩,正德创烧了釉下彩紫砂壶。在清代,康熙创烧了釉上五彩珐琅彩和粉彩郎窑红,雍正创烧了数十种单色釉,而粉彩则达到了巅峰。

瓷器的发展历史1、陶瓷的发展历史?

瓷器简史:陶器(商代白陶器、印纹硬陶器)原始瓷(商代青釉器)瓷器(宋代:钧窑、哥窑、官窑、汝窑和定窑;景德镇元代四大名瓷:青花瓷、青花玲珑瓷、粉彩瓷和颜色釉瓷)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:从无釉有釉,又由单色釉多色釉,然后再由釉下彩釉上彩,并逐步发展成【釉下釉上合绘】的五彩、斗彩。中国是瓷器的故乡,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,在英文中瓷器(china)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。

瓷器的发展历史

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,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,烧制温度也较低,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,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。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,与各种陶器相比,具有胎质致密、经久耐用、便于清洗、外观华美等特点,因此发展前景广阔。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,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,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。

瓷器的发展历史2、景德镇瓷器的历史发展

景德镇瓷器从汉朝开始烧制陶器,距今1800多年,从东晋开始烧制瓷器,距今1600多年。景德镇素有“瓷都”之称。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、品种繁多、装饰丰富、风格独特。考古发掘表明,景德镇自五代开始生产瓷器,宋、元两代迅速发展,至明、清时在珠山设御厂,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。景德镇瓷雕制作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年前,远在隋代就有“狮”、“象”、大兽的制作。

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景德镇在宋代出现村村窑火,户户陶埏的景观,瓷业习俗已具雏形,从民窑来说,最晚自宋末元初起,景德镇制瓷业烧、做两行便开始分立。“陶食工,不受艺佣,帚赁窑主,以相附合”,清代才出现兼营烧做两行的“烧囵窑户”。同时,民窑业也具有完善的生产体系,这个体系分为不同的行业,各行各业都有其行帮组织,他们既各自独立经营,又处在经常的互相联系中。